成 果 辐 射
 
电子协会会长李杨和其成员在物理实验中心开放实验室制作和设计跟随器。这种自主的开放性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培养了同学们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的能力。
 
电子协会会长李杨与应用物理系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心开放实验室,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与探索,成功研制了多路抢答器。
 
应用物理系06级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心开放实验室认真制作电路板,参加江苏省物理制作竞赛。

李建康教授在为参加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采用光刻技术对铁电薄膜进行图形化的研究”的学生讲解相关实验仪器的使用。
参加程新利博士指导的科研立项“氧化锌纳米薄膜材料制备研究”的学生在制作氧化锌薄膜。
江苏省教育厅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三项;
2007年—2008年苏州科技学院学生创新项目立项五项;
“鸿国文化杯”第三届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索迪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银奖;“索迪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铜奖;“龙卡·挑战杯”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三等奖;“K-PARK挑战杯”第五届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K-PARK挑战杯”第五届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三等奖;
“数据处理分析系统软件”获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物理实验课件”获学校多媒体课件二等奖;
2007年1月正式出版《物理实验》教材。
2008年11月,江苏省高校第五届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在连云港淮海工学院举行,共有165件作品参加竞赛。我校数理学院组织老师和学生参赛,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各一项:
1.沈婷婷、周曹等四名学生的参赛作品“半导体激光器模组”获特等奖,指导老师为吴泉英、沙金巧老师;
2.周青松、陈维等四名同学的参赛作品“万用答题卡生产质量检测仪表”获一等奖,指导老师为樊斌、潘涛老师。
2009年11月29日,江苏省高校第六届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创新作品竞赛在南京邮电大学落下帷幕,数理学院学生黄孜诚、周青松等同学的参赛作品《压力传感器与水位控制》(指导教师:程新利、樊斌、朱春晓)和《高效太阳能电池》(指导教师:罗宏、范君柳、刘永奇)分别获得特等奖和二等奖。
2011年10月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由我院李健康、范俊柳老师指导,陈世怡、黄孜诚等同学完成的作品《家用太阳能自动跟踪光伏发电系统》经过层层筛选,成功入围全国终审决赛,并最终获得全国三等奖。这也是我校在此项比赛中所获得的最好成绩。

2011年7月26—28日由“全国高等学校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究会”主办,天津工业大学承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第十届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讨会”在天津举行,会议进行了各高校自制物理演示仪器的展评,全国高校共报送了九十多个自制仪器参评,数理学院物理实验中心王军、吴泉英等老师制作的“白光偏振干涉及光学玻璃内应力演示仪”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二等奖。

第七、八届江苏省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获奖情况
时间 |
获奖学生 |
作品名称 |
奖项 |
指导老师 |
2010.11 |
黄孜诚、陈世怡、颜佳华等 |
新型全自动太阳能电池跟踪器 |
二等奖 |
李建康 |
刘辰、宋亚权 |
直流电桥的应用拓展 |
二等奖 |
钱先友等 |
魏迎忠、闻佳、徐晨、樊楷 |
傅立叶变换与光传输 |
优秀奖 |
樊斌 |
2011.11 |
周通、李泽、莫亚娟等 |
SrRuO3与SrTcO3的电子结构比较研究 |
一等奖 |
马春兰 |
林健敏、黄孜诚、陈世怡等 |
一种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初步研究 |
一等奖 |
李建康 |
蔣柯、袁朋朋 |
液体内电场对折射率的影响 |
一等奖 |
许浩瀚 |
梅哲卿、马佳颖等 |
一种废热回收发电系统 |
二等奖 |
刘宏、朱春晓 |
刘辰、周通、蔡惠娟、吴分翔等 |
光学玻璃内应用测试系统 |
三等奖 |
王军等 |
.
 
 
 
|